海綿城市 透水磚助力海綿城市建設
財政部、住建部、水利部近期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,并于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,河北省遷安市、吉林省白城市、江蘇省鎮江市、浙江省嘉興市等16座城市入選。
“海綿城市”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*樣,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彈性”,下雨時吸水、蓄水、滲水、凈水,需要時將蓄存的水“釋放”并加以利用。
財政部、住建部、水利部近期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,并于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,河北省遷安市、吉林省白城市、江蘇省鎮江市、浙江省嘉興市等16座城市入選。
暴雨帶來的城市內澇時有發生,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以“修管子”為主的思路帶來很多問題。如何建設“海綿城市”,讓城市擁有更多“彈性”空間?城市建設理念應如何轉變?面臨哪些難點和挑戰?
從雨水“包袱”到“解渴”財富
近年來,逢雨必澇逐漸演變為我*很多中城市的痼疾,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雨水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,雨水成為城市的*種“包袱”。
“目前我*99%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,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從管道里集中排出。強降雨*來就感覺修多少管道都不夠用,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就這樣讓70%的雨水白白流失了?!弊〗ú砍鞘薪ㄔO司副巡視員章林偉認為,這說明城市排澇抗旱的思路必須調整,把雨水這個“包袱”變成城市“解渴”的財富。